王尔烈何等聪明,未品,只看水中茶叶的颜色和转向已经分辨出哪是江心之水,王尔烈道:“水居江心,日照平和,阴阳相交,属性相易,不缓不速,不猛不烈,不软不硬,不寒不酷,不刚不柔,不滞不涩,不沉不浮,不重不轻;故放置碗中,于心处转,且茶叶冲开,色气四散,香味四溢,茶未致唇,香即沁肺。此非扬子江中水!”永琰听罢,对王尔烈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不久,王尔烈又给永琰出了道《僧敲木鱼石》的文题,并要他到辽东千山走走。永琰听老师王尔烈说出文题,心中便多了些想法,说道:“老师,何为木鱼?”“当然是僧尼敲打的木鱼了。”永琰又问:“既然是这样,为何又说有个石字呢?难道木鱼还有石头做的不成?”王尔烈说:“问题就在这里,你前时去江南蒙山,不也是有些疑惑吗?”
永琰从川南蒙山归来后,似乎有所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,便又接着按照老师的指点来到了千山,去寻找那木鱼石。
永琰在千山,几乎是访过了所有的寺院,仍没找到木鱼石。这会儿,明月当空,松涛滚滚,万籁俱静,他来到了木鱼庵上头的万松岭,坐下就地休息。哪想待他往地上一坐时,一块石头被刮动了,顺着山势滚了下去。待过了多时,只听山下传来滚落的声音,既像石声,又像木鱼声。永琰说:“鱼石,木鱼石,即木鱼与石也。”这时,一阵“梆梆梆”响声由远及近,不多时竟来到了跟前。
来了个和尚,这和尚胸前一缕长须,宛若神仙。和尚说,他是龙泉寺僧人普丘。
永琰问他可认识王尔烈,和尚笑了,“能不认识?他是我的学弟,我俩曾同在龙泉寺学习诗文。”“既然如此,有一事讨教,请师父告诉我吧。”“请问,公是何人?”“我乃是王尔烈的弟子也。”普丘一听,心里明白了,接着问道:“施主到此作甚?”永琰听了,这才将寻求木鱼石的事说了一遍。普丘说:“方才,你投石所传回的声音便是木鱼石声。施主,请随我来。”说着,他们来到万松岭下,木鱼庵前,再捡石一敲,果然梆梆有声,真乃木鱼石也。
到京城后,永琰将看到僧敲木鱼石之事说了一遍,王尔烈终于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,他多次敦促永琰走出皇宫,乃是以通晓民间疾苦为重。而寻木鱼之石,乃中虚若谷,外实如金,体洁似玉,磐声犹钟,实为帝王之气度,并告诫这位皇子,今后虑事,当先从民心想起,再行木鱼石之声色。唯有如此,国家才有瑞兆。
永琰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,终由一个放荡不羁、所向无成的皇子,成了一位励精图治、颇有作为的帝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