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奇赶紧退出,回到小树林中,骑上马返回大学士府。
解奇和大学士解宝贵表面上是主仆关系,实际却是结拜兄弟。为了报答知遇之恩,不避风险深入虎穴,从叱咤风云的大帅左宗棠眼皮底下盗取御赐黄马褂,只有一个目的——给目空一切的左宗棠一个下马威,让他明白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强中还有强中手”的道理,劝诫他谦虚谨慎重视文化人,文武合力才能更好为国效劳,丝毫没有置人于死地的意思。
在大学士府,解宝贵赞扬解奇深入虎穴——出入武士成群的大帅府易如反掌的本事,又对左宗棠这件御赐黄马褂赞不绝口,却迟迟没有谈及如何处置的办法。
解奇缓缓开口道:“大哥,如何处理大帅的黄马褂9”
解宝贵一下子怔住了。解宝贵当时也只想出一口恶气,灭一灭骄傲自大的左宗棠的威风而已,并没有深层次考虑因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。况且,解宝贵与左宗棠并无根本利害冲突,相反,在振兴中华民族这一大局上文官武将的根本利益恰恰还是一致的。万一左宗棠因为丢失黄马褂而遭到极刑处罚,岂不害了国家栋梁,自毁长城吗?
解宝贵一时沉默不语。解奇又说:“俗话说,解铃还须系铃人!”
“怎么讲?”大学士喃喃自语,束手无策。
解奇在解宝贵耳边轻声道:“大哥,您写一封信。俺化装成公差,把信与御赐黄马褂一起送去,见机行事。反正凭俺解奇这身武功,一定会安全脱身,决不会连累大哥的。”
解宝贵十分清楚解奇的超凡武功,能够单枪匹马,深入虎穴取出“御赐黄马褂”,也一定能够千方百计“完璧归赵”。
解宝贵大笔一挥,写就一封书信,交给打扮成公差模样的解奇,他含着热泪,抓住解奇的手,嘱咐道:“大帅府里一定防备更森严,兄弟此去一定小心。”
解奇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头,“哥哥与俺患难之交,恩重如山,没齿不忘。俺此去办完正事,就远走高飞了,望哥哥善自保重!”解奇说完,骑上他的宝马飞驰而去。
解奇挥鞭策马,飞也似的穿过小树林,在大帅府正门不远的地方才下了马,大摇大摆,一手扬扬一个大信封,一手牵牵身后宝马,马蹄声引起了大帅府门前将士们的注意。
大帅府里的将士显然防备有加,每个人都用一大块红布片包扎脑袋,只露出眼睛。解奇故意趾高气扬走近府门,镇定自若地应答卫队长的盘问。双手递上大礼盒和大信封,令其飞快进府传递。然后,作揖,离去。
左宗棠连续几个时辰不思茶饭,此刻正端坐正厅的虎皮椅子上,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应对庆功夜宴自己没法穿上黄马褂的尴尬局面。忽然听得卫队长大声报告:“大帅,家人奉呈信与大礼盒。”
左宗棠看了一眼递上来的朝廷统一印制“公函”大信封,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:呈左大帅亲启,没有落款。他心里一动,轻轻地挥了一挥手,令随从退下。
左宗棠打开信封,仔细阅读来信。此信笔迹秀丽,言简意赅,一读就知是文坛高手所书。信的第一节颂扬了皇恩浩荡,使左宗棠连升三级,当上大帅;第二节褒奖了左宗棠赫赫战功保家卫国;第三节点明——左大帅超越廉颇大将之才。书信人署名“将相和”。显然深知“将相之和”对国家与民众的大义。
左宗棠又打开大礼盒,黄马褂赫然在目,丝毫未损,左宗棠不觉大喜过望。他抚信吟诵起信尾的四句诗:山高水长路路通,众人相助多捷径,收复国土左帅力,长治久安文化解。
左宗棠虽是一个驰骋疆场的武将,却也深知“将相和”的典故和含义,又从字里行间的一个“解”字,明白了黄马褂失而复得的原委和其中的良苦用心。